公司的新產品啟動 所以我們的原定組計畫也只好擱置了

奇怪的是 我並沒有很可惜的感覺

開始改從利潤面看事情後 很多情緒其實都會被簡化非常多

畢竟一個獲利難以快速建全的模式 全面執行下去會導至很嚴重的後果

取捨和妥協 在商業行為中一直都是最重要的鐵則

 我最近一直在看一個科技評論的節目 叫ZELER的科技相對論

裡面有幾期提到了SONY、三星、蘋果等這幾個堪稱科技界邪教等級公司的衰退與興盛

我對其中一個論調感觸非常的深

消費市場要的從來都不是一個完美的技術  而是多個不用那麼完美但能解決問題的技術所組合出的一個大亮點

完美的技術看的懂的人 永遠都是那群在搞技術的人 但這群人不會是整個市場

這很大程度解釋了蘋果及三星的爆炸性成長 以及SONY慢慢在消費市場的頹式

SONY那專注技術巔峰的企業調性 曾創造出許多在每個時代中堪稱黑科技的產品(如特麗龍、WALKMAN)

但他在現在這信息壁壘極薄,需求快速變遷的年代

SONY的反應速度真的太慢了 我指的是對一般消費市場的反應速度

他們事必躬親 技術透徹的做法 正是硬傷(看看我們週邊,跟以前比起來,索尼大法的產品還真的越來越少了...)

我發覺自己的個性 跟這索尼硬傷有很大程度的重疊

東西不完美 心裡就不踏實

廣告技術不摸透 操做就慢半拍

如果我只是個技術人員的話 這或許還能當個優點

但我現在是處在個要銷售的業務性質工作 

我開始了解 要在不完全的事物中 去找出可以組合並解決目標族群的亮點

這才是真功夫 也才是真的會賺錢的功夫

以下是我目前反思的幾個需調整自己的重點

1.對目標族群需求的視野

2.對產品應用發想的靈活

3,對市場空洞處的敏銳

老大在我這任職的這些年來總共問過我三次同一個問題

第一次在我任職兩年時

第二次在我任職四年時

第三次在我任職五年多時

「昶晴,為什麼你沒辦法自己想出一個產品並執行起來去賺錢?」

我總是有不同的回答

第一次我說我沒經驗  第二次我說我沒能力  第三次我說我沒資源

有趣的是老大也總是沉默 其實這些年我一直很好奇老大的沉默是什麼

現在 面對這個創業者再一次問我這個問題的話

我不敢說我想到了正解 

但我的確知道了一些我該立即校正的方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